一口评价井复杂情况探讨 本文简介:
东北马林区块SW33P1井复杂情况探讨?1.地质和工程概况1.1地质概况SW33P1井是一口评价井,位于**省**市十屋马林屯,是中石化集团东北油气分公司所布署的一口水平井,在构造位置为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**断陷西北部**次洼。设计井深3603.59m,主要目的层营城组。钻探目的是评价本区块水平井开
一口评价井复杂情况探讨 本文内容:
东北马林区块SW33P1井复杂情况探讨
?1.地质和工程概况
1.1地质概况
SW33P1井是一口评价井,位于**省**市十屋马林屯,是中石化集团东北油气分公司所布署的一口水平井,在构造位置为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**断陷西北部**次洼。设计井深3603.59m,主要目的层营城组。钻探目的是评价本区块水平井开发的适应性。SW33P1井地层岩性特征见表1。
?
表1SW33P1井地层岩性特征
地层
深度m
(底垂深)
层厚m
地层简述
第四系(Q)
30
30
灰黑、灰黄色表土层,砂砾层
**组
650
620
上部棕红色、灰绿色泥岩夹灰色粉砂岩;下部灰绿色泥岩与灰色粉砂岩、细砂岩不等厚互层
姚家组
820
170
棕、棕红色泥岩与浅灰色粉砂岩略等厚互层;局部夹浅灰色粉砂岩。
青山口组
930
110
上部棕红色、灰绿色泥岩夹灰色粉砂岩;下部灰绿色泥岩与灰色粉砂岩、细砂岩不等厚互层
泉头组
1810
880
棕、棕红色泥岩与浅灰色粉砂岩略等厚互层;局部夹浅灰色粉砂岩。
登娄库组
2050
240
上部暗紫、紫红色泥岩与灰色、灰褐色细砂岩不等厚互层;中下部深灰、黑色泥岩与灰黑、灰绿、褐色砂岩等厚—略等厚互层。地层剥蚀严重,只残留下部地层。与下伏白垩系下统营城组呈不整合接触。
营城组
2564.51
?
灰色、深灰色泥岩夹灰色细砂岩、粉砂岩,局部夹含砾中砂岩。
(未穿)
?
1.2工程概况
本井2011年11月9日开始搬迁,2011年11月20日17:00一开开钻,一开井深303.6m,2011年11月24日13:30二开,二开井深2758.34m,2012
年1月6日8:00三开,2012年1月18日3:00完钻,完钻井深3612m,2012年2月3日9:00完井,完井方式:压裂完井法;全井钻井周期58.42天,完井周期:74.67天,建井周期85.88天。该井井身结构见表2所示。
表2?
SW33P1井井身结构
开钻次序
钻头尺寸(mm)
井段(m)
套管外径(mm)
套管下深(m)
水泥返高(m)
一开
311.2
0-303.6
244.5
303.23
地面
二开
215.9
303.6-2758.34
177.8
2757.44
地面
三开
152.4
2758.34-3603.59
114.3
3585
?
2.
SW33P1井施工难点
根据本井在施工中时遇到的一些问题,简要地分析原因如下:
1、
井壁不稳定。由于第四系和**组成岩性差,胶结疏松,易井塌、井漏在嫩二段地层泥岩段较长,泥岩易吸水水化膨胀脱落,造浆性能强,极易泥包钻具和井塌。下部登娄库组地层,钻井液滤液进入泥页岩,引起地层吸水膨胀,强度下降,并产生高的膨胀压力,引起井壁附近泥页岩产生裂缝,地层剥蚀严重,易造成井塌;在钻井工程措施上,必须严格控制起下钻速度,避免形成过高的抽吸压力;环空返速要低,冲蚀井壁性差。
2、井眼清洁。由于井斜大、水平段长,给携砂带来困难。岩屑在上返过程中将沉向井壁的下侧,堆积起来,形成“岩屑床”。特别是在井斜角45°~60°的井段,已形成的岩屑床会沿井壁下侧向下滑动,形成严重的堆积,从而堵塞井眼,与钻具接触面积增大,活动钻具时扭矩和阻力增大,井眼轨迹易改变,使井斜变化加剧,造成摩阻急剧增加,极易造成沉砂卡钻。
3、
地层倾角大。受构造运动影响,地层倾角较大,并且地层硬度大,容易产生井斜超标造成钻具旋转时与井壁发生摩擦,使钻具偏磨严重,形成键槽,造成起下钻时磨阻增大,甚至发生键槽卡钻事故。
4、防卡难度大。由于水平段较长,井眼轨迹半径较小,造斜率有时达6°/30米以上,并且实钻地质情况复杂多变,油层深度与设计变化较大,井眼轨迹需要随地质情况变化进行调整,导致井眼不畅通。地层与钻具的接触面积及接触力加大,增加了粘附卡钻。
5、钻井液密度选择范围小,容易出现井漏和井塌。水平段长,地层破裂压力不变,而随着水平井段的增长,导致井内钻井液柱的激动压力和抽吸压力增大,易发生井漏和井塌。
6、研磨性高。全井段含砾岩比较严重,特别是在登娄库组、营城组尤为突出,研磨性高、跳钻严重,易发生钻具、钻头故障。
7、可钻性差。登娄库组及以下地层可钻性差,机械钻速低,制约钻井速度的提高。其次,地层多砂砾,对钻头选型影响大,牙轮钻头使用多,国产牙轮钻头使用寿命短,增加钻头使用成本高。
3.钻井技术施工情况
3.1直井段的控制
水平井的直井段与常规井直井段控制相同,但它的防斜打直比常规井更重要。如果直井段不直,会因为造斜点井斜和上部井段造成的位移影响下一步轨迹控制。特别是造斜点处的位移是侧向位移或负位移时,为达到设计要求,会造成在实际施工中更大的造斜率,造成下一步井身轨迹控制的困难。在直井段应尽量使井眼打直,为下部井身轨迹的控制、提高剖面符合率奠定良好基础。
本井采用的钻具组合:
一开12-1/4″井眼采用塔式钻具组合:12-1/4″钻头+7″钻铤*6根+6-1/4″钻铤*9根+5″加重钻杆+5″钻杆;
钻进过程中采用高转速,低钻压配合适当排量有效的控制了井斜(一开最大井斜0.1°)。钻井参数为:钻压30KN-40KN,转盘钻速100-120r/min,泵压6Mpa,泵量50-55L/S。并且采用自浮式单点测斜仪及时测斜。
二开8-1/2″井眼(井段300-1569.94m)通常采用钟摆钻具组合:8-1/2″钻头+7″钻铤*2根+Φ214mm稳定器+6-1/4″钻铤*9根+5″加重钻杆+5″钻杆。钻井参数为钻压30KN-40KN,转盘钻速115-130r/min,泵压8-10Mpa,泵量35-40L/S,最大井斜(最大井斜3.05°/2146.95m),本区块地层软硬交错严重,倾角大导致不易控制井斜,给下步施工带来很大影响。
本井井斜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地层交接面处钻井参数未调整好,钻进井段长测斜错过了最好时间。
在直井段每钻进50-100米测一次井斜、方位,发现井斜过大立即调整钻井参数来控制井斜,必要时使用定向手段进行纠斜。直井段钻完后用电子多点测量全井段的井斜、方位数据,计算造斜点的轨迹数据,以此为依据再次进行井眼轨迹设计。
操作上要注意。送钻要均匀,钻压不得忽高忽低,否则很容易造成井底钻头的侧向力变化导致井斜,正确处理好地层交接面;每打完一个单根,划眼一次,修整井壁;加强单、多点测斜,视测斜情况及时调整钻进参数;新钻头到底开始钻进时采取轻压吊打,再逐渐加到正常钻压,以防斜打直。
3.2定向段井眼轨迹控制
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重点在定向增斜井段和水平段。轨迹控制要精心做好计算和设计方案,分析存在的可能误差,精确掌握造斜率,及时调整钻具组合,制定出可行的控制方案,考虑了以下几个关键因素:
(1)通常实钻造斜率低于设计造斜率,为防止因各种因素造成工具实钻造斜率低于其理论预测值,要按比理论值高10%~20%来选择工具。本井选用1.25°的单弯单扶螺杆,采用的钻具组合为:钻头+单弯单扶螺杆+无磁钻铤+加重钻杆+钻杆。这样的钻具组合结构简单,可以通过更换不同角度的单扶螺杆动力钻具来改变钻具的造斜率,以达到设计要求。
???
(2)在控制中,实钻造斜率若高于井身设计造斜率,把它降下来的办法有很多;若实钻造斜率低于井身设计造斜率,则不敢保证一定可以把下一段造斜率增上去。因此,一般造斜率选择先高后低。
(3)及时进行轨迹预测,作出调整措施,实现轨迹跟踪。通常实钻轨迹是一条弯曲的空间三维曲线,为一条相对于设计线上、下起伏的波浪线。现场控制时尽量做到:
①尽可能采用复合钻进。复合钻进与滑动钻进相比有如下显著优点:提高机械钻速;减少摩阻,易加钻压;破坏岩屑床,清洁井眼;保持井眼光滑。因此,在钻进中应尽量采用复合钻进,多开转盘,特别是水平段钻进。本井水平段复合进尺通常达到了水平段总进尺的
75%,转盘转速一般限制在45-
60rpm。
②坚持短起下。每钻进一段距离(如30~50m左右,尤其是对小井眼井段和定向、纠斜井段),应进行一次短程起下钻。
3.3钻井液润滑减摩与井眼净化
在水平井造斜段、直井段钻进过程中岩屑在环空中受重力作用下滑,逐渐堆积形成岩屑床。导致活动阻力增大,钻压不能全部传递至钻头,随着水平段的延伸,其破裂压力梯度逐渐降低,故与相同井段长度的直井相比,在静液压力相同,压力激动相当的条件下,水平井所允许的钻井液密度上限降低,这就会造成支撑地层的力相应减小,易产生坍塌。由于井眼的弯曲,钻具在其中总是靠着井壁的,与直井相比接触面积大大增加,极易导致粘卡等复杂事故。针对上述现场施工的种种问题和复杂,二开采用有聚合物防塌钻井液体系,解决了上部地层缩径,**组下部和青山口地层水敏性强极易垮塌问题。三开采用聚合物润滑防水锁钻井液体系,在造斜段和水平段钻进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一开采用预水化坂土浆+FT99,配浆80m3,加入纯碱160Kg,土粉6000kg,充分循环水化24小时后开钻。钻进过程中补充适当清水及药品,以防止第四系、青山口组上部地层坍塌,打完后充分循环带净砂子,配封闭液起钻,下表层套管顺利。
二开选用聚合物防塌润滑钻井液,配制新浆80m3,并加入纳土、纯碱、FT-99、HA树脂、SLD、CMC、铵盐、等药品,充分循环调整钻井液性能,达到设计要求后开钻,钻进过程中用上述药品配胶液进行维护,钻至井深1000米以后,及时加入降滤失剂,把滤失量控制在4.0ml以内,以防止上部底层坍塌,同时加入防塌剂以提高钻井液的防塌润滑能力,保持钻井液有较好的流动性和抑制能力,钻完二开进尺后,充分循环携砂,然后配封闭液起钻,电测后,下套管顺利。
三开采用聚合物润滑防水锁钻井液体系,三开前彻底清理循环系统,放掉部分老浆,保留100m3,地面配备80方坂土浆加入纯碱0.2T,烧碱0.5T,坂土7T水化24小时后与老浆混合加入大分子聚合物、聚丙烯树脂、中分子聚合物降失水剂、聚合醇、循环均匀后加重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后开钻,钻井过程中,用上述药品配胶液进行维护钻井液性能,严格控制滤失量,保证聚合醇含量达到设计要求,使用固控设备,控制好含砂量、固相含量和坂土含量进入水平段后根据井下情况及时补充润滑剂,保证随钻的顺利进行,聚合醇聚磺钻井液抑制性强,防塌、润滑、抗高温能力较好,性能稳定,流动性好,满足了井下的需求,避免了井下复杂事故的发生,同时为了较好的保护油气层,在进入气层前50米我们严格控制钻井液密度,在井下不喷的情况下尽量降低钻井液密度,严格控制滤失量不超标,同时加入超细碳酸钙和油溶树脂对油气层进行保护。并且使用好固控设备,消除钻井液中的无用固相,较好的保护了油气层顺利完成三开。
4.施工中的几处亮点
4.1操作安全钻井技术
1、井眼轨迹控制方面,优选轨道设计,工具造斜率要准确预测,避免连续调整井斜方位,尽量减小全角变化率。井眼轨迹尽量圆滑,摩阻控制较好,有效预防了卡钻事故。
2、水平段钻进进尺30-50米进行一次短起下,改变岩屑沉积状态和位置,同时提高钻井液的屈服值,增强钻井液的携砂能力,达到减少岩屑床厚度,清洗井眼的目的,使井眼尽量平稳光滑。
3、在井眼轨迹允许的情况下,简化下部钻具组合,用加重钻杆替代部分钻铤;坚持定期倒换钻具。在满足井眼轨迹控制要求的前提下,尽量使用复合钻进方式,有效地破坏和清除岩屑床,保障井眼畅通和井下安全。
4、
钻进中避免长时间定位循环,循环时应避开**组和青山口组易坍塌井段循环,防止钻头水眼喷射井壁和压力激动导致井壁不稳定。起下钻时坚持搞好随起钻随灌浆工作,钻具起完必须灌满泥浆,保证液柱压力,同时控制起下钻速度,防止因抽吸压力造成井壁不稳,导致坍塌。
4.2润滑防卡技术
本井钻井液密度高,固相含量大,除使泥饼粘附性增大外,还会使泥饼增厚,易产生压差粘附卡钻,这就要求泥浆有良好的润滑性能。在钻进过程中主要通过加强固相控制,改善泥饼质量,补充足量的润滑剂,以保证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润滑防卡性能。
(1)固相控制。为有效控制固相,保证泥浆中聚合物PAM含量充足,抑制钻屑水化分散,同时利用固控设备及时清除无用固相,三开振动筛筛布100目,保证除砂器、离心机使用率,尽量清除劣质固相,减少劣质固相在泥浆中分散的可能性。
(2)补充足量的润滑剂,改善泥饼质量。在固相控制的基础上,形成薄而致密的泥饼是提高钻井液润滑性的关键。随着钻进的进行,加入足量的降滤失剂、防塌剂等,降低泥浆滤失量,有效地减少泥饼厚度和渗透性,同时加聚合醇润滑剂和原油等材料的加量,改善泥饼的润滑性,起到降低摩阻的作用。
4.3完钻电测前安全技术
(1)、完钻前50-100m
开始调整钻井液性能为测井做准备。调整后性能:T:50-60s;YP/PV:0.4-O.5;θ1/θ10:2-4Pa/4-8Pa;其他性能达到设计要求。在完钻前50m左右向井浆中一次性加入1-2%润滑剂。
(2)、对井眼情况(扩、缩径情况,井眼轨迹情况等)做到充分了解以便采取对应措施。
(3)、完钻后进行大排量循环,循环周数以震动筛上清洁无砂为准。然后短程起下10-15柱钻柱观察井下摩阻情况,对遇阻位置反复提拉直至消除阻卡显示,最后下至井底大排量循环2-3周直至震动筛无返砂即起钻测井(起钻过程中严格控制起钻速度)。
(4)、本井存在
“大肚子”的井段,先用循环浆配制10m3左右粘度80s以上的稠塞携带岩屑,以最大限度保证井眼清洁,然后用循环浆配制20-40m3(具体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)粘度80s以上的稠浆对该井段进行封闭然后起钻进行测井作业。
5.认识
(1)聚合物防塌防水锁钻井液体系流变性能良好,抑制能力及抗温能力较强,应用该钻井液体系,采取合理密度、强化学抑制和强物理封堵等技术措施增强了钻井液的抑制防塌能力,较好地解决了该地区营城组地层井壁的严重失稳问题,基本上满足该区块安全钻进的需要。
(2)在钻遇极易水化、造浆严重的地层时,应增加聚合物的用量,聚合物与固控设备的配合使用有利于除去钻井液中劣质固相,对钻井液流变性能的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
(3)上部地层井眼大,钻速快,岩屑多,必须解决好大井眼的净化问题,防止岩屑污染。因此要有足够的排量,加大环空返速,防止岩屑重复破碎。
(4)安全钻井是施工中的重中之重。施工中针对井下安全遇到的各种问题,制定合理措施,保持轨迹圆滑及钻井液润滑性能,最大限度降低摩阻是安全钻井的关键。
(5)、加强过程控制是打好水平井的重要环节。在水平井实施过程中,识别好施工各工序的作业风险;执行好相关作业标准、设计和技术方案;确保入井仪器与工具的正常使用、动力与固控设备的完好和良好的钻井液性能;加强施工动态的分析与管理;密切与施工各方的协作是打好水平井的重要环节。
?
参考文献
[1]
鄢捷年.钻井液工艺学[M].**: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,2006.12.
[2]
徐加放,邱正松,刘庆来,张红星等.**油田井壁稳定机理与防塌钻井液技术研究[J].石油钻采工艺,2005,27
(4):33-36.
[3]
杨振杰.井壁失稳机理和几种新型防塌泥浆的防塌机理——文献综述[J].油田化学,1999,16(2):179-184.
[4]
刘波,鄢捷年.
高效防塌钻井液的研制及在****油田的应用[J].石油大学学报,2003,27(5):56-59.
?本文来自论文格式http://www.csmayi.cn//
一口评价井复杂情况探讨 本文关键词:探讨,评价,情况
一口评价井复杂情况探讨 来源:网络整理
免责声明:本文仅限学习分享,如产生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。
《
一口评价井复杂情况探讨》由:
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;
链接地址:http://www.yuan0.cn/a/53719.html
转载请保留,谢谢!